多线南蜥

Mabuya multifasciata   Kuhl
   

  165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头体长82—118毫米,尾长152—180毫米。体形粗壮,吻端钝圆;鼻孔位于单枚鼻鳞中央;上鼻鳞仅个别相切;后鼻鳞1;顶鳞为间顶鳞所隔开,左右不相遇;耳孔小,鼓膜深陷,前缘具瓣突,四周为小鳞。体、尾、四肢背面每一鳞片具3—5纵棱,环体中段30—32行;腹面鳞片平滑或仅咽喉部微弱起棱。尾长为头体长的1.5倍,尾腹面鳞片不扩大。四肢贴体相向时,雄性趾端达肘关节,雌性达掌、腕;掌蹠部具粒鳞,第四趾趾下瓣17—22。体、尾、四肢背面橄榄棕色或棕色,间杂黑斑点,断续或缀连成行;体侧色深,从限后至尾基部有一浅灰色纵纹。生殖季节时,雄性体侧为土红色或橘黄色,胁后的较明显。腹面黄白色,咽喉橘黄色。

生境信息

生活于低海拔地区开阔地,以200米左右山地丘陵最多。

国外分布

国外分布于印度、越南、马来西亚及伊里安岛

国内分布
分类讨论

相近种:长尾南蜥 Mabuya longicaudata(Hallowell)尾长约为头体长的2.5倍,上鼻鳞彼此相遇或相切甚多,每一背鳞具2纵棱,尾下鳞扩大。分布于云南、台湾、广东(包括海南岛)。